Thursday, April 8, 2010

與時空脫軌的教育政策

高教部長莫哈末卡立承認,國內部份大學生因市場能力不足無法學以致用,導致他們畢業後面臨失業的窘境。其實,這是個老掉門牙的陳腔濫調,人們對它早就麻木不 仁。問題出自大馬教育政策始終抱殘守缺,與時俱進元素一片空白。記得幾年前曾發生6萬名大學生失業的“異象”,教育部束手無策。為了避免這些“量地官”衍生為政治課題,政府只好削足適履把他們安置在國家行政機制中。至於此舉對納稅人是否公平則見仁見智。

說實話,“畢業即失業”是個必然現象,非常可悲。原因是當前的教育政策的唯一目標是“填鴨”。 其“模子”所生產的“製成品”完全不以既有職業市場所需作為考量。因此,淪為廢品乃理所當然。處於文憑至上的大環境下,樹人核心價值所鼓吹的德育、智育、群育、體育、美育、靈育已屬老土。而成績單上統統A1,令學校光彩、家長上報才是最高境界。

由於望子成龍,家長的“驚輸”心態油然而生。腦筋靈活的生意人看準商機,把補習學院造成億萬令吉的龐大企業。報告顯示,大馬是全球補習事業最蓬勃的國家。不可思議的是:一些以市場為導向的補習學院還強調教導學生臨考技巧以及準確“捕捉”題目出現機率為號召。儘管其意識與教育本質背道而馳,但形勢逼人,家長還是趨之若騖。

其實,大學生找不到工的原因不勝枚舉。最關鍵的因素是在求學時期不熱衷於課外生活體驗(不知團隊精神為何物);缺乏知識與常識(對國家大事一無所知)、草莓心態(今天遭上司說兩句,明天走人)、缺乏自信(由父母帶領前來面試者大有人在)、英文溝通能力叫人不敢恭維(本身明明是佛教徒卻說成佛祖,叫人啼笑皆非)。

無庸置疑,大馬教育制度出現嚴重瑕疵,蓬勃的補習事業是鐵證。隨著時空演化,教育部必須在思維上破舊立新。時代不同了,環境改變了,地球村概念已是個阻擋不了的大趨勢。時不我待,除了脫胎換骨,教育部已別無選擇。

數年前,時代雜誌為經濟合作和發展機構(OECD)對世界41個國家15歲學童作調查。目的是確定那個國家的教育制度能培養出最聰明的學生。調查範疇包括數學、科學、閱讀力、理解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查的目的是協助新興國家促進和改善他們的教育制度。報告結果芬蘭名列前茅。在此,我無意往芬蘭的教育制度鑽牛角尖,但對其2個關鍵因素不得不提:一、芬蘭學校的功課最少,“假期作業”是天方夜譚; 二、“課外補習”一詞不在他們生活字典中。大馬教育部何不作實地考察從中尋找靈感,藉以惠及國家和人民?

星洲日報/六日譚‧2010.04.08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