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2, 2011

補習生跳樓誰之過?

近日,有位母親為了讓孩子考進頂尖獨中,把孩子送入一家留宿補習中心。學費昂貴。孰料孩子投訴被補習老師虐待,從二樓縱身而下,折斷雙手。舉國嘩然。還好沒有性命危險,可謂不幸中之大幸。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補習中心其他學童的身心是否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卻不可忽視。母親口述,補習中心紀律何止軍令如山,簡直到了違背人性的地步。例如:一,留宿期間,家長不得和孩子頻繁見面,也不得用手機聯絡;二,不得和其他同學交談。犯規者籐鞭伺候;三,清晨6點鐘起床,做功課直到凌晨2點鐘;四,懲罰方式包括在男女同學面前裸站等,簡直匪夷所思。無可置疑,這已不是補習中心的個別問題而是整體社會的病態歹象。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慎重探討桎梏根源乃當務之急。到底誰該為這起令人齒冷的過失負起責任?讓我從幾個桎梏根源著手剖析:

一,事件的罪魁禍首非國家教育政策莫屬。因為它強調考試成績高於一切,均衡教育毫無立錐空間:申請獎學金得靠好成績;選讀名校也得靠好成績;要滿足父母的“輸人不輸陣”執著心態更得靠好成績。因此,為了一張優等文憑家長不惜赴湯蹈火,擇校畸形心態蔚然成風。因此,跳樓絕非突發事件。

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父母把文憑作為孩子將來出人頭地的護身符,誤信文憑“法力無邊”。他們有所不知,當今職場求才若渴,但重點不在淵博的學問而是他的辦事能力和處世態度。

三,以傑出考試成績為號召的學校。讓我們面對現實:處於商業掛帥社會的當下,請問到底有幾間學校甘於對均衡教育雷厲風行、全力以赴?君不見,考試放榜時,成績傑出的學校頻頻上報?除了學校知名度如日中天外,今後新生來源無後顧之憂乃理所當然。家長哪有不趨之若鶩的道理?

四,具有商業頭腦的教師。據說一些教師的頭腦比唯利是圖的商人更敏銳。他們蓄意放出風聲:課室裡點到為止,“真材實料”只在他親自主導的補習班上見真章。他們的本職原是老師,客串補習充其量純屬副業;如今,客串補習反賓為主,教師天職反而淪為副業。然而,形勢比人強,不甘孩子“走寶”的父母,豈能忍心讓孩子失之交臂?再說,再窮也不能窮補習。

五,掌握家長心態的補習學院。補習在大馬是門億萬令吉的大企業。補習學院無孔不入。他們善用績效至上的教育制度所衍生的商業機會和家長對文憑萬能的迷信,說得市儈點,商機處處。以上述補習學院為例,他們完全掌握了家長的人性弱點。成績要超群出眾,付出就得比別人多,理所當然。從市場定位觀點,如果該補習中心插 "入學考試"項目如:2分鐘吃頓飯、1分鐘洗個澡、上下蹲坐100次面不改容等。即使學費1千500令吉,趨之若鶩的家長也必定大有人在。

但願跳樓事件能令社會人士大徹大悟。環顧左右,地球村概念如日中天,要在地球村與其他國家爭一日長短,知識人才固然關鍵,但智慧人才則更加不可或缺。因為知識技能可以從電腦軟件中輕易獲得;而智慧技能卻是電腦望塵莫及。因此,始終堅持己見: "樹人" 乃職場上無堅不摧之尖銳武器,而樹人之根本來自均衡教育,別無他法。

(星洲日報/言路。2011-12-22)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老植物学家的郁闷

有位植物学家, 毕生从事植物研究工作。 退休多年依然对植物研究的热忱丝毫未减。 纳闷的是, 由于年事已高, 记忆力每况愈下, 往往对一些常见的植物名称, 尽管绞尽脑汁都不得要领。 自感时不我与, 力不从心。

某日, 他对院子里一种耳熟目详的花朵的普通名称百般思索都徒劳无功。 然而, 他反而对它的学术名称 Myosotis 却斩钉截铁,毫不质疑。

经过好几天白费心机的努力后, 不得不寻求助于植物百科全书。 他惊然发现, 花的名称是:勿忘我。

全亚洲最便宜的啤酒

为了打发时间,亚航首席执行员东尼费南迪斯来到一家酒吧。他叫了杯白啤乘机休闲休闲。

欣然把酒端上。“1令吉,东尼先生”,倒酒员说。东尼有点惊讶。“这里的啤酒的确卖得非常便宜”东尼表示赞赏。

“没错。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每逢周末傍晚是欢乐时光。我们特别为顾客提供免费啤酒。在这里,你能喝到全亚洲最便宜的啤酒。”

“这是个难得一见的创新主意。令人敬佩!”东尼由衷信服。

“我想你一定没把酒杯带来吧?东尼先生。”倒酒员顺手拿个酒杯向东尼晃晃。“这是本店规矩,凡使用本店酒杯加费3令吉。”东尼稍感不悦,但还是付了款。当感觉到冰冻酒杯逐渐潮湿时,他索性向倒酒员索取纸巾。“好的,东尼先生。纸巾每张收费1令吉。”东尼开始纳闷,但无可奈何。

提了酒杯,东尼向卡座走去。“对不起”,倒酒员上前询问,“你有预定座位吗,东尼先生?”东尼表示没有。“那么,每个座位的收费是2令吉。”东尼开始有点恼怒,但还是保持君子风度咬牙容忍。东尼发现卡位窄小,伸脚空间都有限,要求换个沙发座位。“好的,东尼先生,沙发座位收费是4令吉。”这时的东尼满身怒火。然而,由于身份特殊,他还是掏了腰包。希望噩梦到此为止。

东尼坐下,把携带的电脑打开。他发现上网得采用酒吧的专用密码。他举手招来服务员,说明用意。“是的,东尼先生。但上网费每回5令吉。”服务员和颜悦色回应。东尼的怒气终于爆发了。

东尼猛拍柜台,破口咆哮,把倒酒员吓了一跳。“岂有此理。简直欺人太甚。这和黑帮有何分别?我要和你的经理说个清楚。”“经理不在,下班回家去了”,倒酒员低声下气,“你有任何不满还是可以直接向他投诉。但你必须采用本酒吧的专线。专线收费每分钟30仙.”

失去理智的东尼抓住倒酒员的衣襟,发出怒吼,“这是什么生意手段?你们以为天下的消费者都是白痴吗?请马上给我一个理由,藉以说服我再次踏入你们这家如假包换的黑店吧!”

“你有所不知,东尼先生“ 倒酒员似乎惊魂未定,”本酒吧名闻遐迩。我们卖的酒乃全亚洲最便宜,你怎会不知道?”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如此警员:天上有,地上没有

7年半前涉嫌杀害18岁少女徐晓芳落网后,逃出警局扣留所即下落不明的通缉犯蔻天福向法庭爆料,他承認當時是賄賂看守警員,才有機會逃脫。

连罪大恶极的重犯都可以轻易用钱买通警员情况下重获自由。警员素质这么烂,尊严扫地不在话下。他们连全体马来西亚人的面子都丢个清光。纳税人付出血汗钱却培养出如此垃圾败类。可谓情何以堪?

评语:这消息一传开,全世界的人都难以置信、瞪目结舌、大感震惊。莫名其妙的是反而大马人始终没有难以置信、没有瞪目结舌、没有大感震惊。难道大马人的忍功真的这般炉火纯青?还是早已见怪不怪、理所当然?

药剂师专业形象面对挑战

从事企业咨询顾问生涯多年,我对药剂师所经营的药剂行的生意模式尤感无从、无奈、无力。归根究底,其原因在乎药剂师在创业前彻底忽略了企业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完全无备而来。一般上,他们的认知是:只要尽心尽力把学术心得充分施展在客户身上,门庭若市是必然成果、顺理成章。因此,当开张大吉之际,他们雄心勃勃、对前景充满抱负和希望。不出三几个年头,商场的红海血拼终于把他们唤醒:原来残酷的现实和他的理想竟然相去10万8千里。在重重压力冲击下,秉正操守原则晚节不保,到头来不得不向‘生存之道’颓然妥协。当初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专业形象已‘无暇兼顾’。他们勉强自我安慰:随波逐流何尝不是‘识时务者’的选择之一?

由于对企业管理概念了解只是九牛一毛,他们的唯一市场竞争策略除了杀价还是杀价(某著名药剂行门口挂上‘货我最正,价我最平’的横匾大字就是铁证)。同行间,总离不开斗恶、斗狠、斗烂,总之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浅白的市场学告诉我们,薄利多销对药剂行而言等同飞蛾赴火,死定!无奈,药剂师从未从这些‘壮烈牺牲’的飞蛾身上汲取教训。可悲!

为了急功近利,一小撮害群之马不惜铤而走险,违法行为时有所闻,因此药剂师的专业形象在一般民众眼中正面不足。尽管有人把‘逼上梁山’作为借口,但在专业尊严前提下,如此说辞等同对自取其辱安之若素。

为了自保,一些固步自封的资深药剂师极力呼吁政府立法落实保护主义。其中包括:一、限制非药剂师开设药剂行的权力;二,限定500公尺内只容许设立一间药剂行。我要斩钉截铁的严厉声明,如此与自由企业精神背道而驰、饮鸩止渴的消极概念一旦实施,药剂行今后的无限发展空间肯定付诸一炬。

就在药剂师彷徨无助之际,头脑灵活过人的传销公司蓦然乘虚而入。他们为药剂师提供了赚取外快的捷径:成为该公司传销商。藉网罗下线然后鼓励他们消费而本身就可以坐享其成。扪心自问,只要心存丁点专业尊严,这般胯下之辱如何忍受?不过,难以置信的是,不少年轻药剂师却对它蠢蠢欲动。煮豆燃豆萁,他们的无知无异在其他尚在逆境中为专业精神赴汤蹈火的同僚们冷酷无情的刮上重重的一记耳光。

危机就是契机,药剂师的当务之急是自我检讨。给自己的生意重新定位。学习掌握经营技能如:资金、设备、货源、市场、沟通、员工的训练和规划。只要能置于死地而后生,药剂行的前景依然一片光明。

结语:功利主义,只要不损人利己尚可饶恕,但率先亵渎专业尊严者必须慎重考虑将来面对历史唾弃的严重后果。

Monday, October 31, 2011

何错之有?

农业及农基部长诺奥玛今天终于承认,总值7,364万令吉的国家养牛中心计划,是由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长莎丽扎的丈夫与3名孩子所拥有。国家养牛中心计划是遭2010年总稽查司报告抨击为“一团糟”,招致在野党追击多日。

不过诺奥玛矢口否认农业部在2006年批下这项计划给莎丽扎一家四口时,曾出现任何的利益冲突。

反之,他辩称,只要这项计划经过公开招标或是“闭门招标”(limited tender)发放,即使批给部长家人又“何错之有”?

评语:如此言论出自部长之口,请问诺奥玛的脑袋长在哪里?连这样的草包也能成为部长,一叶知秋,马来西亚还有未来吗?

Tuesday, October 25, 2011

替小饮食贩说几句公道话

10月29日拜读了林瑞源在言路版题目为“利润与贪婪”的专栏文章,心存异议。藉此篇幅替饮食小贩说几句公道话。
瑞源文中提到“现在百物涨价,竟然还有这么便宜的餐点,如何做到?餐馆经营者透露,重点在薄利多销。”既然如此,就让我从这环节说起吧。

“薄利多销”是常见的字眼。就算你不是生意人,这字眼都难逃你“耳目”。问题是对其内涵彻底掌握的人到底不多。为了和业者切磋,我在拙作《包袱》中刻意纳入“薄利多销是否灵丹妙药?”一篇。藉以对有关业者有所启示。

让我打从“薄利多销”的基本概念说起。消费品可分:必需品、半必需品、半奢侈品和奢侈品4种类。消费品所属种类并不固定,它取决于业者对该消费品的定位。一般上,薄利多销策略的可行性从必需品的‘最可为’顺序到奢侈品的‘最不可为’。

饮食业的必需品定位已根深蒂固,尽管经历了消费文化数十年来持续的演化,他的意识形态依然原封不动。用抱残守缺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其实他们早该撇下老套及时以半必需品‘正名’(传统咖啡店没落的死穴也出自这里)。换句话说,业者该早日当机立断,给行业重新定位,乘早减少对薄利多销的依赖。否则到头来只是做死自己恨死隔篱。

实践薄利多销策略涉及2个关键因素即:高产量和低成本。但这2因素往往受制于时空局限。瑞源举例说:如果参与“人民餐单”的餐馆一天可以出售500份这样的早餐,可赚225令吉,嘛嘛档只售出100份,只得145令吉。低价出售是“除笨有精”。好吧,就让我们做个简单算术:我们假设早餐时间是2小时30分钟。要在短短150分钟内不停操作完成500宗交易则每宗交易的过程不得超过4秒钟。想想看,除非超人,这超快动作谁能做到?

瑞源也提到印度煎饼。他说每天出售800至1千片就可以抵消成本。我们再次作个务实探讨:以每天营业时间10小时计算,1千片等于每2分钟3片。这假设符合逻辑吗?这就是嘛嘛档宁可每天售出100份煎饼赚取踏踏实实的145令吉而舍弃那诱人但遥不可及的225令吉的简单道理。

还有,人们往往只从碟中食物作为成本计算,过后索性把业者打入贪婪一族,这点恕我不能苟同。假设薄利多销带来积极效应,业者的成本也必水涨船高如:添购桌椅、餐具、物资耗损和折旧、卫生设备、食油和煤气的用量以及人手等无一不向‘钱’看。还有,每天卖剩报废的菜肴和材料如何处置?这笔账该算在谁的头上?

回到问题根源。国家当前大计是打造高收入国民。然而,藉以达至目标的策略依然茫无头绪。有点可以肯定:千方百计压抑非统制品价格,逼小商人牺牲蝇头小利之举根本与国家大计背道而驰。别忘了,小商人也是消费人,减少收入等同削弱他们的购买力。恶性循环,请问消费市场生机何在?

我坚信自由经济体系。除了统制品外,其他消费品的作业方式该由市场供求定律取舍,让商人身历其境去体会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商家也有必要励精图治,强化市场竞争力如:提升食物、环境、员工、服务、设备等素质。以附加价值换来相应利润。有个人人都能体会的经验:产品是否昂贵,是相对而非绝。关键在乎是否物有所值。瑞源所言,购物商场一碗面粉糕卖9令吉多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而言之,要促使消费市场活跃、国民口袋饱满,政府应该实践公平竞争,避免对市场作出太多干预。“一个大马商店”也好、“一个大马人民餐单”也罢,可免则免。干脆让商家在自由经济市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各得其所。如果凡事以薄利多销混淆性理论对小商家咄咄逼人,国民高收入的梦想到头来将落得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悲戚下场。

Saturday, August 13, 2011

想问莲花姐

网上读到一篇题为“想问民政党莲花姐”文章。作者<生命过客>是针对民政党陈莲花的一则言论。她说若人民依旧抱着有事找民政党、大选投反对党的态度,民政党不会再继续做傻瓜,不会再为这类选民服务,因为这对民政党不公平。作者因此提出质疑。他想问莲花姐,所谓不再为这类选民服务,究竟指的是谁?她又如何分辨上门求助的民众的投票倾向?

评语:我认为<生命过客>的脑筋很有“问题”,连这么简单的常理都不甚了了。如果我是莲花姐的话,这问题根本‘湿湿碎’。当选民(必须肯定他是选民,否则拉倒)有求于我的话,我必先叫他摆明立场。若属‘天平’粉丝就全力以赴,展现代议士为民服务的精神;要不然就晓以“感恩”大义,直到他‘迷途知返’、‘改邪归正’为止。请问<生命过客>,要做到这点很难吗?

Thursday, August 4, 2011

人才外流不足惧?

出席泰莱大学世界级奖学金颁奖典礼后,高教部长莫哈末卡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地人才外流至先进国,没必要过于忧虑;相反的,如果他们选择比我国落后的国家如越南、柬埔寨(他明智的避提印尼)的话,才会叫我担心。”这是诸多政府官员对我国人才外流窘境评论中最令人泄气的一席话。

由于不堪人才外流造成对国家建设影响和对实现2020年宏愿冲击,国家成立了大馬人才機構,希望能亡羊补牢扭转乾坤。其首席執行員佐漢走马上任之际定下明确目标:一、誓言探讨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藉以拟定‘止血’对策;二、塑造更好工作条件和环境,诱使外流人才回巢为国家做出贡献。佐汉的意愿有如一股清流激发了国人对他的高度期待。

然而,事态的后续令人郁闷。佐汉的万丈雄心,最终落得雷声大雨点小,似乎力不从心。过后他更向媒体表明,由于国内就职机会有限,要大量罗致外流的70万人才乃不实际。他今后将务实地集中资源全力把人才留住。兜个360度又回到原点。一场欢喜一场空,奈何。

话题回到高教部长。他的谈话有2个重点:一、人才外流是世界趋势。彼此彼此,何惧之有?;二、只要人才不落脚于落后国家,大家无需杞人忧天。如此言论叫人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先说前者:其实部长所说一点没错。人才外流确是全球趋势,绝无例外。不同的是其他国家对人才外流忧心忡忡。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慎重其事,把减缓人才流失现象列为重任。反观我国,政府官员往往对这桎梏麻痹大意、等闲视之。

再说后者:部长的思维没有先见之明,也缺乏危机意识。让我引述一份经济权威报告(Doing Business 2008):内容预测2025年全球最大亚洲经济体循序为: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印尼,越南,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如今,关注焦点是:连最看不上眼的孟加拉都榜上有名,而好高骛远的大马却名落孙山。这口气简直叫尚在养尊处优的大马人难以下咽。若以部长的逻辑为指标,到了2025年,大马专才离乡背井到印度、印尼、越南、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打工的话就情有可原了。不是吗?

部长有个自我安慰的说辞。他说,“我国相对的也可以留住外国人才。例如,在大马就读的大专生就高达10万人。”有点黄腔走板。逻辑不容扭曲:冯京是冯京,马凉是马凉,风马牛怎能同日而语?

令我牵肠挂肚的是:上述权威报告之前已准确预测了金砖4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可信度不容质疑。如果这回再次‘大显神通’的话,到时大马沦为东南亚人才最大输出国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Monday, July 25, 2011

駕照更新措施削足適履

交通部長江作漢指出國內1千180萬名駕照持有人中,有220萬人屬於不活躍或沒有更新駕照。他說,當局發現一些沒有更新駕照的人士被逮到時,都以“忘記”為藉口,希望能獲得從輕發落。為了同情“貴人事忙”一族,交通部處心積慮把駕照更新日期和生日劃一,確保萬無一失;用心良苦,令人欽佩。然而,這無微不至的舉措是否就此一勞永逸,藥到病除,倒是存在極大質疑空間。

其他技術細節姑且不提。由於事端是因“忘記”引發,我就從這環節把話題說開。跟據過去交通部的報告,沒駕照者(忘記申請?)和沒更新駕照者(忘了更新?)之中摩哆使用者佔絕大多數,這現象是否純粹出於偶然還是執法單位有所紕漏,有待考究。問題的核心是:如果你真的認同在高達220萬沒更新駕照人士中,“忘記”是可以接受的行為疏忽的話,你將被視為坐井觀天。

在市場應用學有個實踐原則即:在採用所收集的資訊時必得先嚴厲確定其可靠性。資訊回饋的誤差往往出現在詢問的對象、內容、技巧、方式、場合等。如果不仔細把“理由”和“藉口”如麥子和稗子般明確分開的話,其結果可導致有如和影子打架般的尷尬下場。

回到現實:眾所周知,在駕照逾期者當中,抱著僥倖心裡者佔絕大多數。他們在衡量更新駕照和“不幸”被檢舉的“兩害相權”之下作了“精打細算”。只要能靠敏銳的預感避開某些“敏感地帶”就能“過關斬將”,何必跟自己的口袋過不去?當然,上得山多終遇虎乃在所難免。當被檢舉時,他們回應藉口選擇不多:一、沒錢更新;二、刻意挑戰交警;三、預想不到“都安”竟在此時此刻出現;四、我朋友已2年沒更新駕照了依然平安無事;五、忘了。好了,你不妨設身處地作個假想:此情此景,如果不選第5項的話,你的IQ肯定有問題。

我有幾位如此頑固不冥的忘年之交,都是摩哆“高手”。他們把挑釁交警當作貓捉老鼠玩意(類似飆車族心態),也把成功避過檢舉津津樂道、引以為樂。最令人驚心動魄的是當他們三五成群違法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突然發現前方出現檢舉時,便不假思索即刻掉頭往反方向的路肩上加速奔走,誰不為之捏把冷汗?他們嬉為“緊張刺激”;我則稱之“瘋狂玩命”:不單玩自己的命也玩別人的命。捫心自問,尚未到“虎口”便恍悟駕照逾期。你不感到不可思議嗎?

回到問題本質:更新駕照乃交通工具使用者的責任。交通部絕對沒有必要庸人自擾、畫蛇添足且勞民傷財。尚且,要其他近1千萬個奉公守法的人士來遷就一群在法律縫隙鋌而走險的分子,這不是名副其實的本末倒置嗎?

是非黑白不難拿捏。在現實情況下,假設你是公司的老闆而上班時間是9時;請問你會在15分鐘前給每個員工發個“關懷短信”提醒他們準時打卡嗎?

(星洲日報/言路)

Sunday, July 10, 2011

709 我的眼泪在飞

(转载一篇叫我感动的文章)

纵观709之前整个局势的演变如此蛮横无理霸道独裁,我还以为可能这次不会有这么多人去游行了。然而我告诉自己我非去不可,因为曾听友人感慨说:“每次这种场面华人总是很少!”是的,默迪卡体育馆需要黄潮,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能够缺席啊!因为这个国家,我们也有份!

我也这样告诉自己:或许我只是一个饰演路人甲乙丙丁的临时演员,但是我会谨记着星爷的教诲:“……临时演员也是演员,一样是有生命、有灵魂的!!”

于是,为了避免进不到城;我乔装上班的服装领着一个公事包,希望能挡挡子弹也好。一出家门口就在Kinrara外面遇上大塞车;警察查IC,Lesen问我去哪,还好过了路障就通行无阻。一路飞驰于空荡荡的Putra-KL Highway, 当看见远处迷蒙蒙的大都会地标时,我的眼泪突然间要飞了出来……我忍着说:有没有搞错,还没抵达现场呢!要是又有路障发现我眼眶湿湿,一定被捉去问话的。

接着,我单枪匹马亲临Bukit Bintang,随着人群迈向默迪卡体育馆。人潮越来越多,胆子也愈来愈大;仿佛什么都不怕了似的!在警队双面夹攻之下,大伙们被卡在Puduraya前的大马路。然而有一种力量驱使我们不断地前进,因为就在不远处也有同样站着成千上万成熟及坚强的人民,在风雨中,在水炮催泪弹之下呐喊着Bersih 和 Reformasi 的口号!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

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到底需要多少勇气与牺牲!

当我看见人群中竟然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黄皮肤积极参与,不论男女老少都无畏无惧地出席了这场盛会,我的泪水终究缺碮了……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真实的爱。我们虽然素未谋面也没嘘寒问暖,但是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只因,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

还有另一种力量来自于不同种族的人民,相互信任着不断地为彼此加油欢呼打气。风雨打在我们的脸上,温暖留在每个人的心里。谢谢你,对我微笑点头鼓励,不必在乎是否完美的感情与关系,总是相信,大家的幸福就是要紧紧地靠在一起。在这个时刻,或许只是一个眼神,亦无需太多言语,我们也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下去!
709 这一天,我看见了很多人的眼泪在飞……

总有一种力量会让我们泪流满面,只因我们对这个国家爱得深沉与坚定。

蓝汉敏~ 写于709

Thursday, May 5, 2011

霸市协助杂货店转型的疑惑

去年10月26日,我在言路版的“雜貨業•貸款•轉型”文章引起业者关注。事后我受邀到怡保同霹雳州杂货商公会作了“转型或整形”讲座交流,向业者讲述企业转型的具体概念。为了持续跟进,今年3月10日,我再写了“商业贷款:是责任,不是优惠”文章。这抛砖引玉事件终于导致4月10日国内贸消、合作社及消费部和霹雳杂货店业者的官商对话,令人欣慰。贸消部利用契机游说杂货店业者向该部申请转型贷款,藉提升竞争能力来扭转没顶的宿命。尽管用心良苦,但对话内容和成果依然不如理想,叫人遗憾。原因有二:一、双方对转型的具体意识形态混淆不清;二、贸消部有意把霸市请来协助杂货店转型,张冠李戴、匪夷所思。

转型的笼统概念既然已在较早文章略有阐述,在此不赘。但对霸市越俎代庖的‘好意’却是忧心忡忡,不吐不快。

内行人皆知,企业转型的先决条件是一份完整的可行性计划书 (门面装修只是作业程序中的项目之一)。换言之,它是个不可或缺的指南针。除非一纸在手,否则企业转型的意愿和赌轮盘似乎没有两样。因此,要霸市在既定时空内个别为数百家杂货店完成这任务确实天大考验。反之,若霸市认为可在舍弃可行性计划书的情况下为杂货店转型的话,恕我直言,这是个高度不负责任的行为。

由于可行性计划书的内容广泛,恕我略为简单概述而不能一一道尽。

可行性计划书的作用是针对作业系统作全盘规划。其中包括:资金运作(若无利可图干嘛转型?)、设备、商品供应、行政系统、市场作业、员工素质(总称6 M)。显而易见,在运作理念上,大型企业的霸市和小本生意的杂货店之间南辕北辙,不得相提并论。因此,霸市的介入肯定越帮越忙。就算霸市乐意拔刀相助,充其量,也只能勉强把杂货店从东施变西施,两头不到岸。

还有,转型也得考虑另2个因素:(1)为作业方向和模式重新定位。锁定消费对象(8岁到80岁的思维最传统但一厢情愿)藉以规划商品种类并提升员工素质来满足消费对象的需要。有业者认为‘货’若不‘杂’就不叫‘杂货店’了,固步自封,不着边际;(2)给本身特殊卖点定位。商场如战场,生意要出奇制胜,就得知己知彼。作业要点是分析和评估本身的强点、弱点、契机和致命伤;然后拟定有创意的市场竞争策略(别忘了把霸市列为竞争对手之一)才能避重就轻(在这环节上,霸市根本着手无门)。换言之,执拗和霸市比拼廉价的下场不外死路一条。

让我打个比喻。曼联的费格申是举世闻名的足球教练。如果大马体育部有意以10倍天价聘请他为大马国家室内5人足球队筹组长远大计的话,我想他的答案将是:“谢谢,心领了。可惜这不是我那杯茶。”

Thursday, March 10, 2011

商業貸款:是責任,不是優惠

國內貿易、合作社及消費部副部長陳蓮花就雜貨店對轉型計劃反應冷淡感到失望。雜貨業者何以“好料”當前卻無動於衷?陳蓮花百思莫解、悵然若失可以理解。

然而,見仁見智,凡對企管稍有見識者不難看出問題症結。我對事態桎梏的分析如下:

其一,對企業轉型概念不甚了了:貿消部所倡議的雜貨店轉型計劃,所涉及的項目不外是明亮的燈光、悅目的裝修和整齊的貨架,僅此而已。這和轉型實質涵義相去何止十萬八千里。換言之,單憑幾招“花拳繡腿”就蠢蠢欲動借來數萬令吉打算脫胎換骨的話,我保證其結局只有一個:血本無歸。

二來,把馮京和馬涼混為一談:副部長說申請轉型的商店經由官員鑒定後,合格者就能進行一系列的轉型活動。對業者而言,如此說法“驚心動魄”。他們不禁要問:這些官員是誰?他們的鑒定標準何在?他們擁有企管經驗嗎?對市場法是否瞭如指掌?否則如何作出正確判斷?內行人都知道:生意成敗的理據基礎是一套可行性計劃書。計劃書內容包括完整的作業規劃如:作業定位、特定消費群、財務、設備、貨品來源、市場、營運管理、員工素質等。以此觀之,官員對可行性計劃書的運作概念是否融會貫通?這點備受關注。因此,就事論事,對貸款計劃可行性的評估者是商業顧問而非對企管一竅不通的官員。

三者,越俎代庖、知易行難:她說,國內霸市場如家樂福和特易購等將與合作社為商家提供免費轉型咨詢。這話說來內行意味不足。商場如戰場,生意的競爭優勢是取決於適当掌握各自的強點、弱點、機會和致命傷因素上。由於雜貨店的作業文化和霸市南轅北轍,要執拗把西施變東施,後果堪虞。

我國雜貨店的處境淒風苦雨,昔日風光已過眼雲煙。其根本原因是其作業模式抱殘守缺、一成不變,被來勢洶洶的競爭者打得兵敗如山倒,十分狼狽。事實擺在眼前,要起死回生就得破釜沉舟、放下思維包袱,痛定思痛徹底轉型而非虛有其表的“整形”,免得造成萬劫不復的悲傷結局。

商業運作是個理性決定,每項決定都附帶一定的後果和責任,凡事必須先謀而後動。因此,我的結論是:在未深思熟慮前不貿然申請貸款是負責任的行為。

星洲日報/言路‧2011.03.09

Thursday, March 3, 2011

對症下藥還是隔靴搔癢?

星洲日報獨家專訪大馬人才機構首席執行員佐漢馬末馬立干(2月20日全國版)。佐漢在專訪中分析大馬人才外流的原因並草擬激發他們回巢的方案。佐漢的策略頗全面同時在每個環節上都作了註腳。然而,在人力市場打滾多年的累積經驗,我認為除了“專才留海外並非不愛國”說得一針見血外,總的來說佐漢的言論存在太多質疑空間。

人才外流的原因佐漢把它歸納為:一、為了賺取更高收入;二、國家不能為一些特定專業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三、轉換生活環境。如果說這些原因不著邊際可能言過其實;但說它搔不到癢處則是貼切不過。

佐漢對一些人才外流確定為他們嫌棄相對微薄的待遇而欣然另謀他就,這說法與事實真相相去何止十萬八千里?有誰不知他們是在懷才不遇、鬱鬱寡歡心境下“自我放逐”。在自力更生、含辛茹苦下終於在待遇上獲得相應論功行賞是後來的事。佐漢把事態原由因果倒置對他們缺乏尊重且有欠公平。

造成專業領域畫地自限的桎梏是經濟保護主義。就事論事,投資講求回報。基於大馬投資環境遠遠不如其他後進國家,務實的跨國公司擇木而棲乃理所當然。結果導致就業機會低迷不振。此情此景,專才除了被迫蟬過別枝,難道還有其他更好的出路?要一勞永逸就得實踐自由市場經濟,外資才會攜帶各種先進科技聞風而至,我國人才何須捨近取遠?

轉換生活環境說來十分牽強,給人一種“吃死貓”的感覺。人同此心,除非萬不得已有誰放得下溫暖的安樂窩?無奈同人不同命,處於偏頗機制中,才華偏偏不受器重。為了自身前途,咬緊牙根遠走他鄉成了沒有選擇的選擇。

佐漢的另2個觀點也有待商榷。一、在吸引專才回國方面,他希望父母可以配合,協助把子女留在身邊,如此構思明顯敏銳不足。佐漢有所不知,許多外流人才都是在父母指使下方才忍痛漂洋過海。因此,除非環境驟變,要他們改變初衷無異與虎謀皮;二、以首相署部長依德利斯為例,佐漢猶豫外邊或有可用之才?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机会在哪里?

有個關鍵環節有待大馬人才機構慎重考慮:佐漢急需一位華裔得力助手,最理想的人選是目前在外國打拼的專才。我的理由是:在70萬海外工作的人士中華裔佔絕大多數。顯而易見,這不是常理課題更不是數字遊戲,它的問題本質涉及傳統信仰、家庭觀念和社會文化價值等。除非佐漢精通以上因素,否則再好的理論也等同閉門造車。

最後,我斗膽向佐漢建議,藉此向他提供一個解困方程式:徹底拆除經濟保護壁壘(擴大工商領域),加上公平機會(不分膚色,唯才是用)和公平待遇(包括躍升機會)及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人才就會回流。

當然,這是個四面楚歌的抉擇,除非佐漢具備過人毅力和勇氣,否則到頭來只落得鏡花月水、徒勞無功。

星洲日報/言路‧2011.03.02

Friday, February 11, 2011

醫藥分業藥劑行如何接軌?

緊隨1月25日的社論〈保健抬頭與醫藥分家〉後,星洲日報2月5日封面頭條刊出了〈全民醫保統一醫費〉獨家報導。課題所涉及的層面既深且廣,對下一代的影響更是無遠弗屆。這是繼“一個大馬醫務所”和“郵寄藥物”後,衛生部又一特大動作。無可置疑,全民醫保是個普羅大眾(尤其是低收入者和老年人)引頸以待的福音。儘管在落實層次上的一些技術症結可能導致負面後果,衛生部的用心良苦依然值得褒揚。

星洲日報社論說的是,全民醫保的大方向之一是醫藥分業。此乃大勢所趨,無法逆轉。在許多周邊國家與地區如印尼、台灣、韓國、菲律賓、印度等,醫藥分家早已家常便飯,成果有目共睹。在大馬,此舉將把專業尊嚴和權益實至名歸交與藥劑師。他們今後總算可以學以致用,在全民醫保大業中扮演積極角色。就事論事,全民醫保的落實對藥劑行的影響確實史無前例。它是一把鋒利無比的雙刃劍:未雨綢繆者,得心應手、商機無限;守株待兔者,招架乏力、片甲不留。

在此關鍵時刻,藥劑行的當務之急是以整體共識和衛生部進行斟酌接軌方案。多年來,由於藥劑行的標準作業指標尚未正式定案,藥劑行的素質也就良莠不齊。要事先達致統一接軌方案對藥劑行來說確是困難重重,因為任何作業模式的改變都難免觸及資金、設備、產品種類、市場運作、溝通渠道、員工素質等方面的重新規劃。這是一項知易行難的運作,千萬不得等閒視之。

在此山雨欲來之際,藥劑行應該趁早把握契機,對目前的作業模式自我深思和反省。把一些違反消費主義和自由市場基本概念的作業意識形態連根拔起。樂觀迎接即將來臨的嚴峻挑戰。以下是一些可作參考的建議:

樹立新形象:一、以專業服務精神為主導,撇下“貨正價靚”的菜市場競爭策略;二、剷除販賣假藥的害群之馬,去蕪存菁;三、為員工提供訓練藉以滿足顧客需求;四、擺脫家庭生意形態,呈現現代化管理(某銀行的貸款指南把藥劑行歸納在“雜貨店”類屬中。藥劑行應該痛定思痛)。

改變思維:一、同業是市場良性競爭夥伴,定位鮮明才是明智之舉而“自相殘殺”的結果是同歸於盡。何苦來?;二、唇亡齒寒,同供應商建立雙贏關係。對供應商打壓的下場是自食其果;三、坦然面對優勝劣汰市場競爭:赴湯蹈火爭取立法51%擁有權和鉗製藥劑行的設立都屬於腐朽、頹廢和見樹不見林的狹隘心態,到頭來作繭自縛。

時不我與,藥劑行已沒有得過且過的本錢。人家說:“成果”是臥薪嘗膽者的回報;“運氣”是因循苟且者的慰藉。就把這句話與藥劑行業者共勉。

星洲日報/言路‧2011.02.

Sunday, January 30, 2011

“郵寄藥物”知易行難

星洲日報1月25日的社論〈保健抬頭與醫藥分家〉確實一針見血。它為衛生部提供了行政上的絕好參考資料。社論說的是,醫藥分家乃大勢所趨,無法逆轉。因此,衛生部所再三強調的“從長計議”就該以這理念基礎為作業終極指標,毋庸三心兩意。顯而易見,推介中的“郵寄藥物”措施對醫藥分家產生“攪局”效應在所難免。容許我對社論內容做些補充。

首先,我衷心讚揚衛生部用心良苦,設身處地為長期服藥的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佔多數)著想,免除他們親自到醫院在擁擠的情況中領取藥物。再說,病患者在領取藥物時除了必須承受枯等的煎熬之外,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往往是更大考驗。因此,一個理想解決方案確是人們的殷切期待。問題是:“郵寄藥物”真是靈丹妙藥嗎?我高度質疑。

先從法律角度分析:在現有法律條文下,任何“控製藥物”都必須在註冊醫藥專業人士(其中包括醫生和藥劑師)的監督下才可交予需要者。由於郵差並非醫藥專業人士,因此,衛生部在落實“郵寄藥物”前有必要事先修改有關法令;否則若病患的健康(或生命)因而遭遇三長兩短的話,受害者(或家屬)可依法向衛生部提出法律訴訟索取巨額賠償。到時作繭自縛的衛生部無端端背上“知法犯法”的罪名,得不償失。

再從實踐角度衡量:大馬的郵政服務水平如何眾人皆知。郵件失落者、延誤者、派錯地址者、整個郵包不翼而飛者都時有所聞,早已見怪不怪。如今,衛生部豈能貿貿然把人命攸關的藥物交由郵政人員處理,而不顧慮“所托非人”的嚴重後果?
還有,衛生部在計劃實施前是否制定了一套完整作業程序:例如,郵差上門而有關病患剛巧不在家時(機率過半)該怎辦?他人代收?還是把通知卡留下請收貨人親自到郵政局領取?若屬前者,請問病患者保健上的最後防線設在哪裡?若屬後者,則到頭來還不是脫褲放屁?

在推介“郵寄藥物”計劃之際,某官員欣然宣告,如此措施乃世界首創。如此豪言含有“大馬,能!”的強烈意味。客觀而言,這假設具2個可能性:一、號稱人才濟濟的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香港、台灣、日本、韓國等的衛生部官員證實不比大馬有創意,輸了個馬鼻;二、其實他們早有先見之明不便弄巧反拙。更不想因“好心做壞事”而背負草菅人命的嚴重後果。真相如何見仁見智。

就事論事,把“郵寄藥物”作為醫藥分家前的試金石乃畫蛇添足之舉。常言道:“請神容易送神難”。所指何物,心照不宣。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謝明意‧2011.01.30

Monday, January 24, 2011

米士本挾天子令諸侯?

米士本的辭職風波越演越烈,大馬羽總進退維谷。羽總在奧運金牌壓力下,正考慮不惜放下身段,向有恃無恐的米士本作出讓步。若此例一開,羽總的尊嚴將淪為笑話。今後在行政決策運作上也將被迫降服於有“來頭”的教練或球員的非分要求,後患無窮。

米士本辭職的主因有二:其一,他對部份教練與訓練委員會所作出的決定感到非常不開心;其二,他想親自訓練自己的兒子藍丹,但羽總卻把藍丹安排到印尼籍教練葉橙旺旗下。他還恫言,一旦他回鍋無望,大批球員將隨之出走,來個釜底抽薪。夠絕!說實話,如此狂妄作風如果發生在紀律嚴明的中國、韓國或日本,早已“人頭落地”。然而,身在馬來西亞,遊戲規則往往因人而異。說得貼切些,只要最終結局是面面俱圓,就算妥協原則又何妨?

西迪兄弟妄自尊大的傲慢態度早已有跡可循。原因是羽總對西迪家族向來千依百順,有求必應,民眾早已見怪不怪。這是羽總咎由自取,與人無尤。例子多不勝數,且讓我略述一二:

其一、1982年西迪兄弟奪得全英雙打冠軍。返抵都門時萬人空巷:龐大的馬來鼓隊和色彩繽紛的旗海把首邦機場擠得水泄不通,盛況空前。令人激憤的是大馬之前曾經8次奪冠,但凱旋而歸的球員卻无此待遇。何解?

其二、羽總破例以激勵原因全面資助西迪家人前往倫敦觀賞往後全英賽,受寵程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過後,西迪兄弟的父親受封拿督勳銜,雪蘭莪羽球館改名為西迪羽球館,西迪家族聲譽如日中天。

其三、李宗偉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屈居銀牌。羽總突然臨時修改遊戲規則,以額外數萬令吉獎勵身為教練的米士本。我想,假如李宗偉的教練是李矛,可能同人又同命嗎?別忘了,李宗偉的紮實球技根基是李矛打下的。

回到問題的根源,由於羽總組織長久來抱殘守舊,使大馬羽球水平處於青黃不接的尷尬階段。除李宗偉、古鍵傑和陳文宏外,可造之材寥寥無幾。為了挽回當年羽球王國美譽,痛定思痛、大刀闊斧勢在必行。為了國家羽球運動長遠目標,羽總必須勇往直前,萬萬不得以國人期望來遷就米士本的個人喜惡。

如果要在米士本妄自尊大要挾下爭奪一面未知數的金牌,對國人來說是個有損原則之舉。捫心自問:值得嗎?

星洲日報/言路‧2011.01.23

Wednesday, January 5, 2011

口是心非的人生

說股票是毒品,却死缠烂打。

說金錢是罪惡,却废寝忘食。

說美女是禍水,却爱不释手。

說高處不勝寒,却梦寐以求。

說煙酒傷身體,却难分难舍。

說天堂最美好,却眷恋凡尘。

虚伪的人生

沒錢的時候,養豬; 有錢的時候,養狗。

沒錢的時候,在家裡吃野菜; 有錢的時候,在酒店吃野菜。

沒錢的時候,在馬路上騎自行車; 有錢的時候,在客廳裡騎自行車。

沒錢的時候, 想結婚;有錢的時候, 想離婚。

沒錢的時候, 老婆兼秘書;有錢的時候, 秘書兼老婆。

沒錢的時候, 假裝有錢; 有錢的時候, 假裝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