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黄明志是什么东西?

争议性歌手黄明志原订今晚在新纪元学院举行的宣传活动临时腰斩,连带他接下来的全部签唱会都一并取消。黄明志在《面子书》上即时留言,“恭喜”土著权威组织赢了,马来西亚输了!黄明志沽名钓誉的言行举止给他制造了不少粉丝。他的发言人声称有政党向他拉拢并答应下届大选派他上阵。

大马华族饱受土权欺凌是不争事实。马华和民政甘作缩头乌龟也路人皆知;但还不至于绝望到需要由一位头脑简单、人品零蛋、满口污言秽语、惟恐天下不乱的黄毛小子来给我们仗义执言吧?请黄明志别过于抬高自己来羞辱有识之士。

有话直说:黄明志说土权组织是赢家而马来西亚是输家。但明眼人看来他刻意掩饰了另个赢家的身份:他自己。

Sunday, September 26, 2010

男陪审员的艳遇?

有位男酒客对邻座女郎性侵犯。他大胆提出要求,“你愿意和我上床吗?我保管给你带来消魂的一夜”。结果惹上官司。法院上,承审法官令女原告亲口向陪审员讲述被告的非分之想。由于难以启齿,她申请以文字表述。写毕,法官让陪审员逐一把纸条传下。当其中女陪审员把它传给最后一位男陪审员时,他在打瞌睡。她轻轻把他推醒,把纸条传过去。男陪审员睡眼惺忪接过纸条仔细一看,对她发出会心微笑,静悄悄把纸条收入口袋中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10

做一行厌一行

‘做一行厌一行’ 对你绝不陌生。相信每个人 (无论你是不是生意人) 都一定听过或说过这句话。有个事实令人费解:在创业期间,公司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生意时好时坏、员工流动频繁、供应商条件苛刻、执法单位不肯卖帐、顾客尖酸刻薄等情况下,业者毫不气馁,越战越勇、一天工作16小时毫无怨言。受到感染的员工也抱着‘一家人’心态,不分你我,士气如虹共同打拼。然而,四、五年后公司业务上了轨道,情况稳定、员工逐渐熟练、供应商有商有量、执法单位不再挑三剔四。但业者却反而渐渐失去了对工作的热忱:压力越来越大、担子越来越重、烦恼越来越多、兴致越来越少。你不禁要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有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也是每个人都曾经历的经验:当你做一件你喜欢做的事,起初都是兴高彩烈,欢欣鼓舞。但如果一成不变、日以继夜以刻板方式和态度做同样一件事的话,新鲜感必然渐渐退色、兴奋性也跟着‘后劲不继’。激动的心情慢慢转变为平淡无奇,对所做的事务终于感到索然无味,厌倦心态油然而生。

回到问题核心。对本身所从事的行业感到厌倦是件非常可怕的事,但却普遍发生在许多华族中小企业业者身上。生意因此出现瓶颈、毫无生机,令人深感遗憾。

只要稍加留意,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华族企业从启业那一刻开始,一切做生意的意识形态就定了形。无论外界市场如何变迁,他们都被动和消极地以不变应万变,无动于衷。以为只要坚持‘守得云开见月明’心态,必定否极泰来。但他们忽略了不进则退的商场游戏规则,如此心态不知不觉地为将来的困境埋下伏笔。

要避免对行业(其实对其他事物也不例外) 的厌倦心理就得在公司运作的意识形态中不断注入新元素,藉以对新鲜感作持续保温。再说,作业的新鲜感也给人带来新尝试、新体验和新指标。这‘3新’ 跟着为业者带来新挑战,而新挑战就是动力的泉源,它激发业者的创意、并掀起无穷无尽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依此类推,你想哪有闲情对‘厌倦’作无病呻吟?

也有人问:生意既然已经做开,上了轨道,就得‘循规蹈矩’,一变再变可能产生不稳定因素,风险很高。其实如此想法大错特错。做生意和做数学习题完全是两码事。数学方程式始终都是‘从一而终’,不能‘随心所欲’说变就变。但商业上的运作则不一样。它是以消费群变化多端的需要为依归,谁看不准、摸不着,跟不上,厄运将毫不留情地和他‘称兄道弟’。因此,做生意就得相信‘衡变是个不变定律’的道理。墨守成规、因循苟且的人请勿踏足商场,否则他会‘死得很难看’。归根结底,其原理很浅白:不改变就失去挑战、缺乏挑战就失去原动力、没有原动力就造成士气不振、士气低迷则引发厌倦心态。厌倦心态一旦形成,‘明天会更好’的歌就直截了当成为绝响…..(下文请参阅拙作“包袱”)。

沉重的传统包袱

在一个座谈的问答时间,有位女听众举手发问。她说:“谢先生,您刚才说,在七十年代前,华族中小型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我想知道当时我们具有什么优势?”

这是个我最常被提出的问题。“那是因为我们有<做生意>的传统” 。不加思索,我轻描淡写地作了个回应。

一瞬间,她再次起立穷追直打地向我抛出第二个问题。“但是,谢先生,您跟着又说从八十年代起,我们已渐渐失去了这优势,友族业者们已稳步迎头赶上,而且在某些领域中逐步超越我们。请问造成这江河日下的关键因素又是甚么?”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就像一具千斤大鼎沉重压挤心胸,令我感到窒息、沉痛与无助。我有点身不由己,撒那间似乎有股刺骨寒流由脊椎底部直冲脑际。

楞一楞,凝思片刻。我终于回到现实。怀着沉重心情,我说:“小姐,答案跟上个问题一样 ……………。”

Tuesday, September 21, 2010

死与活

有个人,他的面容既模糊且清晰、他的际遇既陌生且熟悉、他的一生既光彩且抱憾。他的人生旅途如下:读书时,他死都要考上14个A;考上14个A后,他死都要进入大学;进入大学后,他死都要以荣誉学位毕业;以荣誉学位毕业后,他死都要做个成功人士;成为一位成功人士后,他死都要拥有大房车;拥有大房车后,他死都要住豪宅;住了豪宅后,他死都要娶个好太太;有了好太太后,他死都要子孙满堂;有了子孙满堂后,他死都要子孙光宗耀祖;子孙光宗耀祖后,他死都要成为社会名流孙。他终于名成利就,如愿以偿。

临终时,他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回顾一生,他恍然大悟:这辈子他似乎从未好好“活”过。

Sunday, September 19, 2010

许子根死鸡撑硬脚

尽管槟州民政党主席丁福南之前曾声称国阵下届大选难以夺回槟州政权,但该党全国主席许子根博士今日却誓言,他们矢志夺回上届大选失去的议席以及槟州政权。他说,该党正积极备战和启动机关,决心从“反对党”手中重夺槟城堡垒 (注:这句话出现语病,因为在槟州,民联是执政党,国阵才是反对党)。“我们已做好准备,并且有信心立志获胜。”

有话直说:政治人物说话可以妄顾现实、自欺欺人。以当前民政的势力,要在下届‘咸鱼翻身’如同期望大马国家足球队英勇击败本届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队。你说可能吗?

马华和民政的无奈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对巫统兼国阵总秘书东姑安南今日突然改变原先反对土权的立场,否认他曾说过其执政的国阵盟友同意对土权“敬而远之”一事,感到惊讶,并认为这证明巫统一直以来都躲在土权的背后。

有话直说:安南的反复立场无疑把马华和民政狠狠括了一巴。在巫统一意孤行威力下,马华和民政面对如何说服华裔选民接受“一个马来西亚”概念,确实有心无力。

聪明的年轻人

有位驻守在美墨边境的海关官员发现一位年轻人每天都骑着脚踏车背着背包从墨西哥进入美国,风雨不改。他也觉察这年轻人每星期都换上各种奇形怪状的背包。以他多年来的职业经验,这位年轻人明显在走私。因此,每当年轻人换背包时他都乘机把它里里外外作彻底检查,奇怪的是,除了一些随身用品外,始终一无所获,令他十分懊恼。如此这般几年后,海关官员退休了。为了要打开心中不解之谜,他以‘甘拜下风’的心情向这年轻人请教。官员说,“我坚信你行为不轨,但偏偏在你的背包里找不到任何可疑的东西。请问你在走私什么?” “脚踏车” 年轻人轻轻回应。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不敢指名道姓,纳吉到底怕什么?

随着首相纳吉於大马日前夕发表文章抨击“极端分子”之后,外界纷纷揣测他是指向大马土著权威组织。不过,他今日受询时拒绝点名“极端分子”的身份。纳吉早前发表演讲时,却继续对“极端分子”的身份作出更多暗示。他表示,政府将与社会的“特定群体”保持距离。

有话直说:纳吉是一国之首且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倡议者;而土著权威明明是个旁门左道的极端组织又是人民的公敌。如今,连倡议者都没有胆量和人民公敌正面交锋,叫支持“一个马来西亚”概念的人如何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Thursday, September 16, 2010

许子根一厢情愿

根据报导:民政党全国主席许子根强调,民政党对于槟城的感情是“与槟同在、风雨不改”,同时也是“心连心系、不离不弃” 绝对不会放弃槟州子民。

有话直说:巫统的腐败加上许子根的懦弱使到国阵痛失槟州政权。遗憾的是,许子根对如此教训似乎满头雾水、不知不觉。目前的情况并非民政党会不会放弃槟州子民,而是槟州子民已经放弃了民政党。连林敬益都坦然面对现实,许子根何必至死不悟、死缠滥打、自讨没趣。

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男人与婚姻

(1) 如果有人横刀夺爱抢了你的老婆,最恶毒的报复手段是让她留在他身边:Lee Majors

(2) 婚后的夫妻有如一个铜版:两人性格既如同水火,但始终被迫朝夕相处:AlGore

(3) 结婚是件好事:如果娶到好老婆,你将是位幸福的男人; 如果娶到河东狮,你将成为出色的哲学家:Socrates

(4) 女人给男人激发了许多理想;但却成为男人实践理想的绊脚石:Mike Tyson

(5) 我的美满婚姻之道简单不过:我和太太约法三章,每星期都两次外出用餐。让自己在柔柔的烛光、温馨的气氛和迷人的音乐中度过难忘的夜晚。约法中:星期二她有她时间;星期五我有我的世界:George W. Bush

(6) 恐怖主义有什么可怕?两年的婚姻我都挨过去了:Rudy Giuliani

(7) 银行转帐的最快工具不是电子科技而是另有管道。这东西的名称叫‘婚姻’ ”;Michael Jordan

(8) 以下准则将确保你婚姻美满:当你做错事时,请道歉;当她做错事时, 请闭嘴:Shaquille O’Neal

(9) 我的婚前和婚后生活有个差别;婚前我自由自在:David Hasselhoff

(10) 我和我太太过了20年令人羡慕的幸福日子;直到我们偶然相遇一见钟情为止:Alec Baldwin

(11) 一位贤惠的妻子往往在自己犯错时,依然原谅丈夫:Barack Obama

(12) 男士A骄傲自满向朋友煊耀,“我太太是个天使”。男士B羡慕回应,“你比我幸福,我的太太还活著!” :Jimmy Kimmel

Sunday, September 12, 2010

雜貨商轉型的考量

在國內貿易、合作社及消費部護航下,馬來西亞雜貨商聯合會會長連興泉宣佈首相署經濟策劃單位或提供1億5千萬令吉貸款,協助雜貨商“轉型”。他補充,貿易部建議先批准700間大小型雜貨店貸款:其中500間將獲5至6萬令吉、其餘200間則可得16萬5千令吉。他也說,根據一些會員轉型的實際經驗,一旦重新裝修、提昇店面明亮度、整潔與整齊,生意額明顯增加50%至80%。不過,就事論事,以單獨個案作為指標性衡量準繩,確實存在太大疑惑空間。

該則新聞激發了我內心的深深憂慮。這項看來有如久旱逢甘露的免息貸款對雜貨業的“錢途”究竟會帶來甚麼後果,是絕處逢生?還是泥足深陷?取捨之間確實考驗業者的意志和智慧。

雜貨業沒落的原因只有一個: 數十年來雜貨業的營運理念抱殘守缺、一成不變。回顧上世紀70、80年代是雜貨業的顛峰期,雜貨店無孔不入,生意興隆。因此,有人把當年的雜貨店和咖啡店形容為華族小型零售業的雙頭馬車,志得意滿。但曾幾何時,在時代巨輪的滾動下,上述企業正雙雙處於江河日下、時不我予的困境。

先讓我對消費文化的演化作個籠統闡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消費市場已經歷5個導向年代,即:一、生產導向年代(賣產品);二、產品導向年代(賣產品+品質);三、銷售導向年代(賣產品+品質+服務);四、市場導向年代(賣產品+品質+服務+滿足需要);五、社群導向年代(賣產品+品質+服務+滿足需要+滿足社群責任)。

仔細觀察, 經過持續演化過程, 消費文化的本質早已今非昔比。遺憾的是,雜貨業對演化中的消費文化竟然無知覺,其營運理念從頭到尾都依然故我、因循坐誤。哪有不敗之理?

說實話, 雜貨業的當務之急是勇敢面對現實;以最誠懇的態度捫心自問:“真的相信只要把商店重新裝修、提昇店面明亮度,生意便立刻起死回生、轉虧為盈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我勸業者再三思量、不得輕舉妄動。因為事態的結局可能是從熱鍋掉入火堆,屆時將後悔莫及。業者謹記:商業貸款是責任,不是優惠。

追根究底, 最令人憂心忡忡的是,雜貨商對轉型概念不甚了了。實際上,商店的轉型涉及對以下項目的重新定位和規劃:一、鎖定顧客對象;二、產品種類;三、產品陳列方式;四、價格策略;五、促銷與宣傳管道;六、作業流程;七、改裝 (即室內裝修);八、員工和老闆的素質。依此類推,雜貨商的所謂“轉型” 充其量只局限於整體概念的八分之一。此情此景,如果業者執拗義無反顧地“飛蛾投火”,風險之大不言而喻,業者千萬別打毫無把握的仗。

商場如戰場, 業者也得事先作好知彼知己的心理準備:否則一旦耗盡貸款把商店改裝得煥然一新,卻發現Carrefour Express、或 MyMydin、或 Speed Mart 99竟出現在你左鄰的話,你的僅存喘息空間到底還剩多大?在這課題上,我坦承不是個樂觀主義者。我對雜貨店力不從心的競爭力始終感到坐臥不安。

事實擺在眼前,在當前商場博弈中,雜貨商若要背水一戰,單憑“改裝”門面功夫注定一敗塗地;如要走出康莊大道,名副其實的轉型大計才是不二法門。

星洲日報/言路‧2010.09.12

Friday, September 10, 2010

佛教国家

小明望着桌面上的大地图,内心深感疑惑。他问老师,“老师,我一看再看总是不明究理:有史以来,何以全部佛教国家都处在北半球,而南半球从未出现过任何佛教国家?” “理由简单” 老师回应,“因为南无阿弥陀佛!”

就事论事的算命先生

由于流年不利,老黄决定破例去相相。经朋友介绍下,他上门找到一位著名算命师傅。当他坐定付了费,算命先生对他说:“黄先生,200块钱只足够你发问2个问题。“怎么?200块钱只能发问2个问题?” 莫名其妙的老黄大吃一惊。“是的,黄先生”算命师傅冷冷回应,“你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

Wednesday, September 8, 2010

黃明志明知故犯

我原本早已下定決心不再撰寫任何有關黃明志的評論文章,免得平白給他製造更多曝光率、正中他下懷。以他的傲慢本性,能誘發別人隨著他的旋律起舞,達到譁眾取寵的目的乃是他一大快事。但看了8月30日某電視台的訪談節目,我還是忍不住要說:活該!

我只引述黃明志在電視訪談中3個指鹿為馬的邏輯作簡單評述:

一、 他表明,一般普通短片的點擊率最多3、4萬次。而〈吶!〉的點擊率竟高出10倍,追根究底不雅手勢居功至偉。他在談吐間沾沾自喜、輕佻不屑。他的信念是:為了達到“預期效應”,藝術創作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即使猥褻、無恥、粗俗等手段都無所謂。

二、他說〈吶!〉的內容明顯在反對種族主義。因此,如果有人對他批判,那人就是種族主義者。天呀!這是哪碼子的邏輯?勸告黃明志,“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的蒙昧時代早已過時,執拗迷信將誤人誤己。

三、黃明志認為他的不雅手勢也是藝術創作一類,強加干預如同扼殺藝術。說來清高無比、堂哉皇哉。黃明志的“藝術創意”殘酷地玷污了其他忠於藝術工作者的尊嚴,使他們蒙羞。

華總會長方天興呼吁大家給黃明志改過自新機會,隱惻之心難能可貴。但黃明志的個案已再三把華社折騰得筋疲力竭。“我的國家”掀起軒然大波時,為了免除兒子無妄之災,黃父奔走四方,尋求支援。基於明志“年幼無知”(儘管說不過去),整體華社(包括華基政黨)都義不容辭伸出援手鼎力相助,希望他改過自新。但事與願違,他本性難移、背信棄義、以怨報德,無端端跑出一個“丘老師ABC”把過去為他雪中送炭的人士狠狠刮了個耳光。過橋抽板,可悲!

如今,他更加走火入魔,以〈吶!〉短片刻意加深社會不安,惟恐天下不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願方天興的用心不會成為狗咬呂洞賓的新個案。

我要重申:我痛恨種族主義。我曾在《言路版》寫過多篇有關種族和諧文章。我堅持把語無倫次那位老師施以重刑藉以殺一儆百;與此同時,對黃明志明知故犯、一再擾亂社會不安也不能網開一面。男子漢大丈夫,既然做錯事就得坦然面對後果,勇者無懼。

憐憫之心乃人之本性。當人犯了錯而決心悔改的話,永遠不乏溫情和援手。但核心問題是:“狼來了”只能說兩次;說第三次的話不是自討沒趣便是自取其辱。

星洲日報/言路‧201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