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1, 2010

藥劑行急待勵精圖治

從事企業咨詢服務多年,我所接觸的行業不勝枚舉。在我的觀察中藥劑行的經營模式最故步自封、自我糟蹋。

其實,藥劑師在一些先進國家享有崇高地位,它的專業形象甚至高於普通醫生。在大馬,藥劑行給人的印象反而不盡正面。由於一小部份唯利是圖的害群之馬違背專業操守,無良地連累其他敬業樂業的無辜者背上“賣假藥”和“賣咳藥”黑鍋,成為行業發奮圖強的絆腳石。

說實話,人們對藥劑行業的認識只限於瞎子摸象。他們往往把“藥劑師”和“抓藥師”劃上等號。由於嚴重缺 乏對外宣傳,直到今時今日,許多人連藥劑師是何方神聖都滿頭霧水。有個現象令人納悶:在某外資銀行貸款機制中,藥劑行被歸納為“傳統零售業”類別;在這定義下,藥劑行和雜貨商,中藥鋪,眼鏡店、傢俱等“平起平坐”。這“苦果”確實叫行內人士難以下嚥。難怪有位初出茅廬的藥劑師自我哀歎。他說:“我寒窗苦 讀,原本祈望能以此專業引以為榮,到頭來只是南柯一夢。”坦白說,他絕非無病呻吟。但追根究底,藥劑師不得怨天尤人,因為問題根源就出自本身;還有,藥劑 行同業協會也難辭其咎。

先說同業協會。由於人們認知不足,藥劑行只能對潛在市場望梅止渴。我曾向朋友探測:假如他患上 以下其中一種症狀如食物過敏、喉嚨痛、胃痛、皮膚發癢、口腔潰瘍、頭痛、青春痘、便秘、腹瀉、胃脹風等等,找誰醫診?答案幾乎千篇一律:醫生。因此,只要同業協會能善用策略,以“小病看藥師,大病看醫師”為主軸,一再向消費者重點灌輸和教育,“芝麻開門”效應可以預期。

再說藥劑行。我對藥劑行的生意手法不敢恭維。他們以七折八扣賤價策略同周邊同業互相撕殺,紅海一片,連起碼蠅頭小利都在顧客執拗討價還價中宣告“晚節不保”。最近到怡保一遊,無意間發現某藥劑行門口布條上“貨要正,價要平”6個大字,叫我搖頭歎息。在拙作《包袱》中,我再三強調,除了必需品和部份半必需品外,薄利多銷的下場是死路一條,極少例外。然而,這簡單道理到底無法引起共鳴。萬分無奈!

回到問題根本:若要勵精圖治,藥劑行必要改弦易轍。先鎖定消費對象,再把專業精神、員工素質,服務態度、店內環境、貨品陳列、附加價值等逐步提昇,才能滿足現代消費群的需要。也就是說,“跳樓策略”在夜市場比較如魚得水。

我對藥劑行有個忠告:當前他們在積極力爭醫藥分業,說來天公地道;但看來他們似乎忽略了這是把雙刃劍。如果依然抱殘守缺、一成不變,一旦醫藥分業正式落實,必有過半藥劑行在這劇變過程中被形勢駭浪席捲而去,片甲不留。

星洲日報/六日譚‧2010.03.11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