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6, 2008

薄利多销:促销运作的灵丹妙药?

多年来由于职务上的方便,我接触过的中小企业不计其数。我惊然发现绝大多数业者都迷信‘薄利多销’这概念。当生意萎靡不振时就把它当作灵丹妙药,以为就此可以重振旗鼓、起死回生。我曾向采用过‘薄利多销’策略的业者打探成果。他们的回应几乎大同小异:“不错,生意稍微提升”。但当进一步问起利润时他们却愁眉苦脸:“利润不升反降,得不偿失。”对这样的回答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让我们回到‘薄利多销’概念本质。从实质利益角度分析,许多业者把‘薄利多销’意义过于简单化,缺乏周全的成本考量。一般上他们都靠心算:“直接原料成本若干?目前卖价若干?如果把卖价减少若干而生意量提升若干?毛利还是有增无减。可为!” 问题是一些间接相应成本增加没算进去。常见被忽略的项目包括:提高产量造成水电费增加 、原料和制成品的储存量增加造成货舱空间可用面积减少、损坏率增加 、没有剩余生产空间造成多负担加班费 、运输费、推销员佣金等等。难怪到头来‘偷鸡不着失把米’ 。由于这概念所涉及的运作项目繁多,而彼此之间相互牵制,说来话长,且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内。容我点到为止。

还有个更关键的概念被业者忽略。薄利多销并不适合实施于全部产品,同时时间考量也是成败因素。由于篇幅所限,我暂且不谈后者,只把焦点放在产品品类环节上。

产品一般上可分为4大类即:1、奢侈品;2、半奢侈品;3、半必需品;4、必需品。要采用‘薄利多销’策略的业者得事先了解这概念的重点意义。换句话说,其可行性随着第1品类到第4品类循序增加。也就是说,第1品类的可行性是‘零’而第4品类的可行性最高。为了不浪费你的时间,我只列举第1和第4品类作相对比较。至于第2和第3品类则留待你去推敲 (做做功课对业者有益)

先说奢侈品类:你有听过星巴座周末买二送一、或罗力士手表10%回扣、或马赛地豪华轿车减价倾销的‘好消息’吗?汽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为何他们不藉‘薄利多销’刺激销量?道理简单,因为‘薄利多销’对奢侈品肯定弄巧成拙,因为它不在乎卖‘产品’ 而是卖‘概念’;同时,它不在于满足‘需要’而是满足‘感觉’。

再说必需品类:市场上的必需品种类林林总总,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还有服装、袜子、鞋子、食品、日常用品等等。这类产品多是集体大量生产,其消费对象是低收入群(请参阅拙作<包袱>中所讲述的金字塔比喻) 。因此,产品品质并非首要考量,价钱才是关键。这市场的竞争者很多,往往造成供过于求的现象,大家都被迫采取价廉(未必物美) 策略。因此处于这市场,成败在乎‘效率’即;产量高、成本低、损坏少、流动快等。如不具备这些条件,薄利多销无异是个慢性自杀行为。

由于篇幅所限,我只举两个例子作为总结。一、服务业,二、制造业。

1、服务业例:华族传统咖啡店

半世纪以来,华族传统咖啡店一成不变地把自己定位为‘必需品’ 品类,从不‘见异思迁’。在如此概念下运作的典型卖点为价钱便宜。由于利润不高,以下负面后果油然而生:产品水平时好时坏、员工衣着不整(T恤、短裤、拖鞋是典型标志) 、服务态度恶劣(外劳当道还想怎样?)、环境差强人意(舒适情况不合格) 、厕所卫生程度差叫人退避三舍等等。处于买者市场哪有不败之理?最近还听说该行业决心肩负‘社会责任’保持一贯廉价策略,抗拒通货膨胀,深明大义又理直气壮。但纯粹从市场宏观角度评估这是个万劫不复的死胡同。

2、制造业例:中小制造业

华族制造业占全国中小企业比例非常高。遗憾的是,他们对产品也很少定位,而且坚信‘薄利多消’精神。为了争取市场,他们把利润减到蝇头不如。尤其在应对超市时更加任人宰割。其实,超级市场也看准业者这弱点,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榨’ 得一干二净。为了出师有名,超级市场设立了许多名目如:目录费、产品陈列金、每周促销费、传单广告费、准时还账优、年度回扣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并且,收费不以整体而是个别单位计算,把供应商搞到头昏脑胀。其中最不公平的要算传单广告费。因为这项开支是强制性,供应商只有招架的尴尬而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说实话,超市早已做好功课。他们有持无恐:你不做,大把人要做。你奈他何?

当跨出微型或小型阶段,公司运作意识形态有所改变。在公司逐渐进入‘成长期’ 的同时,业者必须开发‘温饱型’消费对象,新产品系列以‘半必需品’定位。其作业目标为提高产品观感价值。其内容包括:建立品牌、调整卖价,提升产品品质、包装设计,突出特殊卖点,加强宣传、广告和促销。至于行销作业的策略是逐渐把销售网多元化。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避开风险。

让我作个结语:我给你出个题目:消费群分为温饱型、舒适型、富足型、虚荣型、奢侈型和觉悟型;产品则分为必须品、半必需品、半奢侈品和奢侈品。请问哪种配搭才适合‘薄利多销’概念?至于答案,我想你必定早已心中有数。

注:以上内容摘自拙作:<包袱:华族中小企业如何自救?>(2009年初出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