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5, 2008

业者欠缺进取心态

和星加坡、香港、台湾比较,大马的中小型企业业者的一般教育和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在事业起步和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和困难都比较广泛,但那不能成为当今企业一筹莫展的藉口。由於机缘,我结识若干成功华族企业家,他们早年不幸因种种因素丧失了到高等院校求学机会。但他们充满报负和决心毅然在现实生活作卧薪尝胆体会,也在工作上持续不断进修。他们相信,要成功就必须付出代价。要有收获就得耕耘,世上没有平白的免费午餐。

我和邻国的中小型企业业者有频繁交流经验。对于他们的求知精神深感钦佩。和他们对话感觉舒适。谈起管理理念他们眉飞色舞、说到市场运作时他们更对产品、包装、价格、广告、促销等经验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如此现象大马中小型企业业者望尘莫及。我在他们眼神里看到理想和盼望。他们之中,在职进修的人占多数:修念学士学位者不在话下、读硕士学位者也不乏其人。在生活作息上,他们具有许多共同点如:订阅科技杂志和刊物、出席专业讲座、在同业组织上交换心得、出国参观商展会等。还有,他们每个人都有本身电邮地址,一些还设立网页,而且频频上网阅读新闻和寻找资料。

反观我国,情况的确叫人沮丧。在职进修的中小型企业业者难得一见、他们不乐意‘浪费’时间和金钱参与专业讲座、对阅读商业和知识刊物杂志提不起劲。上网浏览的现象难得一见,连日常精神食粮的报章可有可无,电邮沟通更是空谷足音。他们不太重视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优胜劣汰等天条般的游戏规则。一般上他们安于现状,生意‘有得做’就心满意足,不作他想。他们抱着‘现在可以,将来也一样可以’的侥幸心里,忽略了残酷现实。今天的生意固然‘有得做’但三几年后的情况又怎样?遗憾的是,居安思危的警号永远不会在他们的脑际间拉起。

假如与我交流中小华企业者可作为衡量标准的话,他们的前景令人忧心如焚。他们对‘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置之脑后,求知欲极少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可以不加思索花上千多块钱买得新款手机,但对区区十多二十块钱的专业杂志却‘能省即省’。安逸现状令他们对自我提升、改变、突破等积极思维完全麻木。生活和工作都成了刻板和机械化的流水帐。没有生气,没有激情,没有憧憬,只落得‘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的无奈下场。

在大马,在职和在业的学习精神似乎都不能被培育为一种文化。一般业者在工作之余都有自己的消遣节目,说来无可厚非。他们在家看电视,或与家人逛街、旅行、上购物中心和超级市场,或运动、探访亲友等。但在他们的节目安排中就是缺少了上书店、图书馆、参观书展、参加专业讲座、上业余课程等。我曾对一些业者多加鼓励,他们的反应是“太忙、抽不出时间,我无能为力。

在一个专为部首设立的训练课程上,30几位学员来自各州的中小型企业业者。他们都报着一个共同理想:突破瓶颈、改革公司。这精神令我钦佩。但我也想知道他们为达致理想的过程中付出什么代价。我向他们询问,在过去一星期有谁阅读了一本益智书藉?或参加过一个训练课程?或参加一个专业讲座?或上网寻找资料?。沉默片刻,没动静。我楞住。两星期?,我竖起两个指头。依然没反应。我有点失望。一个月?有人把头低下,但没人举手,我慌了心。为了避免持续的尴尬场面,我刻意把时间拖到6个月。心想只要有人举手,大家就可以鸣鼓收兵‘体面下台’。但令人灰心丧气的情况终于出现:在寂静到连抹眼镜的声音都清晰可闻的气氛中始终没有人把目光投向我。这景象使我难以磨灭。

我对大马华族企业业者满足现状和不思改变的心态忧心忡忡。他们没有自我提升 (包括资讯、工作能力、业务、人际关系、资源分配、市场策划等) 的决心,也欠 缺为达致目标和理想所必须作出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明显‘优势’是埋头苦干。如此老牛拉破车的精神在形态上值得褒扬,但意识上它却是事倍功半。生意要进步,不断提升是不二法门。

我对中小型企业业者的劝勉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抱着积极进取心态。生意不计大小,总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别小看自己。你可曾思考过,许多美国快餐店和国际名牌饮品都是从零开始。人家做到了,你何不全力以赴作大胆尝试?要成功必须先有强烈的成功欲望。要实现成功欲望,就得付出代价。我相信这句话:“成功确实会从天而降,问题在於你所站的位置对不对?

注:文章摘自拙作<包袱:大马华族中小型企业如何自救?>09年初出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