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1, 2008

陶朱公致富之道

陶朱公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有史学家评论,他当年坐拥的财富比起当今微软的比尔盖兹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自然也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华族企业业者绝不能对他一无所知。我觉得有必要藉此对他作个简介。


我的孩提时代是在偏僻的柔佛州利民达新村渡过。利民达人情味淳厚,实际上它就像个大家庭。由于年幼调皮,无论大街或是横巷,几乎每间商店都受到我顽皮骚扰。长辈们见我年幼无知对我还算宽厚,放我一马,否则我将体无完肤。

当时商店的典型写字台都不算大。台面有片保护作用的厚玻璃。我观察到几乎每片玻璃底下都摆了张白纸,纸上端端正正从上而下写了16行字。较显著的标题写上<陶朱公致富之道>7字。我当时对其内容不知所云。橡胶店的尤姓老板告诉我,要赚钱就得做生意,要成功做生意赚大钱就得熟读<陶朱公致富之道>。尽管听了这番‘金玉良言’后我还是满头雾水,但感觉上将来要成为富翁并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纸上这么写:

<陶朱公致富之道>

1,生意要勤紧,懒惰则百事废;

2,接纳要温和,躁暴则交易少;

3,议价要订明,含糊则争执多;

4,帐目要稽查,懒怠则资本滞;

5,货物要整理,散漫则必废残;

6,出纳要谨慎,大意则错漏多;

7,期银要约定,延迟则信用失;

8,临事要责任,放弃则受害大;

9,用度要节俭,奢侈则用途竭;

10, 买卖要随时,挨延则机会失;

11, 赊欠要识人,滥出则血本亏;

12, 优劣要分清,苟且则必糊涂;

13, 用人要方正,诡谲则受其累;

14, 货物要面验,滥收则售价低;

15, 钱财要清楚,糊涂则弊窦生;

16, 主心要镇定,妄作则误事多。

长大后离乡背井到吉隆坡打工。我始终把这16教条牢记于心,希望将来可以藉以致富,有好日子过。但偏偏事与愿违,在适者生存的职业市场上背水而战直到心力交瘁之刻,我对致富之道的信心开始动摇。我终于领悟,陶朱公的真知卓见,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商业管理的全面需求。

念中学时,读过勾践复仇记历史,有所偏爱。如此多姿多彩的故事发生在25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它衍生出不少历久不衰的知名人物:除了范蠡外尚有勾践、夫差、伍子胥、文种等。故事中的精彩部分反而被西施的传说喧宾夺主。同时,故事也为我们带来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成语典故。

陶朱公,春秋楚国人,原名范蠡,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他比孔子小15岁和写著<孙子兵法>的孙武同期。以經商致富,後代許多生意人都把他当模范,稱他为財神

历史如此记载:公元前 494年吴国與越國展开夫椒决戰,越王勾踐一败涂地。范蠡在勾踐窮途末路之際受到器重。他自动请缨陪同勾踐在吳國当了三年暗无天日的奴隶生涯。当时他43岁。

歸國后,他與文種擬定复仇大计,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他知道勾践复国不易,尤其夫差身边有位足智多谋且受到器重的谋士伍子胥。经过多时的探索和观察,范蠡终于对准夫差‘难过美人关’的弱点着手。编导出一出扣人心弦的‘美人計’历史故事。其实,西施的出身只不过是位平凡的打柴姑娘,把她形容为聪慧过人是电影的夸大。范蠡亲自点中当时还不到17岁的西施,把她作为政治贡品奉献给吳王。同时也收买了夫差身边另一位贪腐大臣伯嚭,裏應外合离间夫差和谋士伍字胥的互信关系。夫差蒙蒙然掉入圈套。吴国被灭,勾践终于复国。

依照常理,越王复国范蠡居功最大,只要他点头,高官厚碌不在话下,荣华富贵也享用不尽。但却在此时此刻选择功成身退,坦然辞官还庶,令人大感意外。往后的事态发展证明他的决定精锐准确。范蠡聪明敏锐,有先见之明,他洞察‘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深知勾踐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同患難,却難與共荣华。他对乌纱丝毫没有丁点眷恋,当时他已78岁高龄。临走前,他苦口规劝知己文种步其后尘,远走高飞。但文种放不下眼前的高官厚碌,决定留下,其命运果如范蠡所料,文种终于丧命于勾践手下。

后来,范蠡帶領兒子和随从在海邊結廬而居,从事农耕兼經商。由于他对人性有强烈观察力,不到幾年,他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産。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王賞識,对他授予重任。

接着,范蠡遷徙至陶。他充分利用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舍我取、人取我舍,順其自然、待機而動等有利因素治理生意,无往不胜。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自號陶朱公,成为中国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范蠡卒于公元前448年,享年88岁。

故事说到这,但不等于就此‘剧终’。肯定有些疑团不断在你心中盘旋:

1、陶朱公16项致富之道的文字应用和当年的语词并不吻合。何解?

2、史记中可有‘老’陶朱公忘年暗恋‘小’西施这回事?

3、今天,如果彻底掌握陶朱公致富之道是否可以确保生意成功?

请从拙作<包袱>中寻找答案。

注:文章摘自<包袱:大马华族中小企业如何自救?> (2009年初出版)

No comments: